1200年以前,勤劳而富有智慧的湘人在这片土地上吟唱出“市井唐诗”的盛景。这里是长沙铜官窑,世界釉下彩的发源地,也是“瓷诗”的开创地。唐朝时期,诗歌艺术达到了巅峰,而那些承载着诗歌与联语的瓷器,则因其独特的创新形式而备受欢迎。

与那些大气磅礴、精致冷峻的官窑制品不同,铜官窑瓷器源自民间,自诞生之日起便蕴含着情感的温度。瓷器上的诗作,有的被《全唐诗》收录,更多的则是未曾收录的瑰宝,它们不仅代表了与文人诗不同的民间传统,还展现了大唐百姓最真实的性情与审美。

在铜官窑瓷器的诗句中,有跨越时空的遗憾:“君生我未生,我生君已老;君恨我生迟,我恨君生早。”

有生机盎然的春天:“春水春池满,春时春草生;春人饮春酒,春鸟哢春声。”

还有深切绵长的思念:“夜夜挂长钩,朝朝望楚楼。可怜孤月夜,沧照客心愁。”

无论是高雅的圣人之作,还是平民百姓的即兴创作,铜官窑瓷器上的文字记录着千年前的爱情、友情、亲情,传递着人生中最朴素的情感。它们承载着大唐的风韵,讲述着盛世之下的人间烟火,以及平凡人心中的那份纯净与美好。

策划/官铭

文案/官铭董馨婷(实习)

后期/李思静(实习)

免责声明: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,不应作为投资依据。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,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。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。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,权利人提出异议,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,删除相应内容。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,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,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。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,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@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