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“阆”字说:“阆,门高也。”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,因名阆山;嘉陵江流经阆山下,因名阆水;城在阆山阆水之中,故名阆中。
阆中,巴国最后一个都城,明清之际曾作为四川临时省会,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。它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,以古街古院名甲天下,素有“阆苑仙境”、“天下第一江山”之美誉。
一直偏喜古城古镇,因为置身其中,能感受到时光的久远,历史的厚重,精魂也会自觉而随古朴的气息一同浸润、弥散。此次到阆中中学参加说课,借机故游,心甚乐矣!
上图是状元坊。阆中出了四个状元,分别是唐代的尹枢、尹极,宋代的陈尧叟、陈尧咨。以前上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文言文《卖油翁》,还记得文中的一句“陈康肃公尧咨善射……”,指的就是陈尧咨。高中的语文老师是阆中人,他给我们吹牛的时候讲过阆中的状元洞,说一个母亲要饭供三个儿子在此读书,后来两个中了状元(陈尧叟、陈尧咨),一个中了进士(陈尧佐),那时觉得那母亲好伟大啊。
上图是李家大院。
阆中的古民居大院有几百个之多,如今开发的有几十个,这些古院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的特点。
这是李家大院的院内,电视剧《桐籽花开》就是在这里拍摄的。坐在里面喝茶该是很惬意!。
侯家大院。侯家太富有了,街两边的房屋好多都是他们家的。
还有敬火神的?
这个装饰有点意思。
庭院深深深几许?
创意无处不在。
满街飘着槐花香,还夹杂一两丝臭豆腐的味道,这个气味很复杂。
桓侯祠,里面有张飞的衣冠冢,一直不明白,堂堂一枭雄,怎地就叫范彊、张达两个小喽啰给灭了呢?
古井、闲坐的人们,好悠然的画面。
挂个“张”字就是张飞的马车吗?
这才叫淡定。
“篾箩醋”,没吃过。
好大一只鞋,仔细瞅了瞅,是用棕榈丝编的,姚明看到估计也得叹自己的脚小。
从左往右念“来人欢喜”,从右往左念“喜欢人来”,店主太有才了啊!
中天楼。
南门楼。
上去瞧瞧。
“而无车马喧”啊。
站在南门楼上俯瞰阆中城。
再补一张。
还得补一张。
趁一群鸽子飞过,快速拍下。自然的美、生灵的美、静止的美、飞动的美……
华光楼。
出得城来,到江边去看看。
对面就是锦屏山。
爬满青藤的石墙。
学生放学了。在这儿上学还不错的。
回到我们入住的客栈——“木艺馆客栈”。
雕刻的各种形象可是栩栩如生啊,真得叹服工匠们技艺的精湛!
有的门是不需要上锁的。
第一晚住的房间——“碧玉楼”,咋叫“碧玉楼”呢,进去才明白,房间那叫一个小,不过一点也不影响心情。
还真没见过这么小的一扇窗。
是夜3点多在细碎的雨敲瓦片声中醒了,一个人,在一条老巷中,一座古楼上,半夜三更迷迷糊糊地听雨,感觉有点别样。
一大早起床,推开小窗,空气清新极了。
路上早起的人们。
原以为上午说完课就可以回,所以早上就退房了,没想到我被安排在下午讲,讲完之后已是6点钟了,回不去了,又只得住“木艺馆客栈”。无所事事,一个人再去贡院看看。因为下过雨,这条街道很冷清。
这就是贡院。
偶遇秋蝉一行,巧的是他们今天也住进了“木艺馆客栈”,今晚就跟他们混了。
晚上再出来溜达,看看夜晚的古城。
中天楼夜景。
“小乔步履”,这个店名很别致。
卖古玩的光头兄看我在拍,假装拿起一本连环画来看,还打趣地对我说:“你把照片挂在网上让我也出一下名。”
卖竹编的老人。
拍了出来才发现门外挂着“谢绝拍照”。呵,已拍了。这家店摆得真不错。
回客栈了。秋蝉兄拍的。
第二天一早,打道而归。坐在车上,一路看路边的风景,什么都不想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