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照片取材自网络,若侵犯您的权益,请私信联系署名或删除。)
一、南平故地
1.80年代遥望南平市区,建溪、富屯溪、沙溪交汇形成闽江,许多人生命中家乡最初的样子。
2.80年代南平火车站。
3.80年代南平的露天游泳场,这么多人在这里游泳,估计水质一定很不错。
4.80年代的解放路梅山坡口梅山饭店,这里的上海西餐厅是当时南平唯一的西餐厅
5.80年代南平电影院。
6.80年代南平饭店,虽然它的外形用现在的眼光看有些简陋,但是当时它在南平已经是很高端的餐饮场所了。
7.80年代南平有名的饭店还有三江饭店。
8.80年代的南平市百货商场。
9.1983年在建的南平九峰悬索桥。九峰索桥,1984年10月竣工。索桥长325米,主跨200米,索塔高43.2米,桥面净宽4米,是福建第一座横跨闽江的悬索桥,同时也是当时全国跨度最长的游览专用桥。
10.90年代九峰桥头的大钟。
11.1982年遥望小水门,当时景观最好的岸边还有许多传统建筑。
12.1978年小水门江边。
13.八十年代南平江边住家虚脚楼。在南平市,虚脚楼则因其建筑结构一半虚(如悬空或杆栏式结构)、一半实而得名。木屋作为木质结构建筑,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缮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木屋可能会出现倾斜、变形等问题,影响居住安全。因此,找专业人士将房子拉直、加固等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。
14.七十年代码头上城墙边的店铺人家。
15.80年代南平二中(剑津中学)校园。
16.80年代,现在江滨小学前的中山路。当年老南平人把这里叫十二姐妹,国营的糖酒副食品商店和五交化等商店林立,对面街就是南平江滨公园。
17.80年代遥望南平城区。
18.80年代的光泽县一角。
19.80年代的松溪县。
20.80年代的邵武市解放中路,路面上汽车没几辆,市民把宽宽的马路走成了宽宽的……广场。
21.八十年代初期的南平城区,那时候九峰桥、玉屏桥、库区工程、金辉大楼、旺辉黄金中心都还只停留在规划阶段。南平河道要比现在宽多了,沿河道边土坡自然地河里延伸,大家的亲人都还健壮,最爱的人都在身边。
22.现在的同一地点
23.1985年南平第一届龙舟赛。
24.80年代南平汽车站。
25.八十年代初时的延寿门渡口。九峰索桥建成之前,市民前往九峰山须乘渡轮过江。
26.80年代延福门码头轮船站房和售票厅,以前去夏道必须先从这里坐轮渡到安济火车站坐火车。
27.80年代延福码头。
28.80年代闽北大饭店和市立医院。
29.80年代南平的溪边,那时候河里的白沙没有大量开挖,河面比现在宽很多。
30.80年代延福码头。
31.90年代修建中的玉桥,周边的玉屏山头还是空空荡荡。
32.90年代玉桥附近的龙舟赛,当初你是否也曾在这里凭栏远望。
32.90年代的闽江铁路桥。
33.90年代九峰桥附近。
34.90年代南平火车站。作为外福铁路(外洋至福州)上的重要车站,南平火车站在90年代不仅承担着大量的旅客运输任务,还承担着货物运输的重要职责。
候车室
候车室
候车室
35.当时买车票是坐火车遇到的第一件难事,南平的铁路系统为了方便市民购票,开通了流动售票车服务。
售票窗口
流动售票车
36.90年代的南平火车站旅客运输繁忙,每天有大量的旅客通过该站前往省内外各地。同时,车站还开通了多趟直达列车,如南平至上海、南昌等地的直达旅客列车,方便了旅客的出行。
站台-1997
36.90年代列车即将到达来舟站,旅客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排队候车。
37.90年代南平-福州武夷号特快直达列车。
38.90年代新建的南平法院,当时已经用上了礼堂式的大法庭。
39.南平法院建院初期至八十年代初期,大部分法院没有专门的审判法庭,遇有公开审判重大和有影响的刑事案件,则借用礼堂、影剧院,或在体育场、广场、农村的打谷场临时搭台。
40.1995年延平杨真堂民房。
41.1996年的玉屏桥
42.90年代南平体育场,当时在举办南平市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。
43.1997年南平汽配厂宿舍。
44.90年代南平市中医院。
45.90年代南平师专,当时能在这里上学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。
46.1992年南平天河巷旧貌,以前每次坐在台阶上望着繁杂的人群,以前总嫌弃它色彩单调,没什么看头。而现在它却变成了我们回不去的乡愁!
47.1993年,从玉屏山远眺南平全景。
48.2016年,从玉屏山远眺南平全景。
49.1991年南平前进巷。
50.1991年人民路前进巷交叉口。
51.1991年人民路。
52.90年代南平汽车配件厂。
53.90年代夜幕下的九峰索桥,昏黄的灯光如梦似幻。
53.1979年九峰索桥由市林业勘察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,。1982年交由福州大学进行最终设计,1982年5月30日开始动工兴建,共投资140余万元,1983年9月15日竣工。
54.正在修建中的九峰桥。
55.1998年遥望玉屏片区。
56.90年代南平市第一医院门诊部。1905年,由美国传教士苏雅各()在延城师帝坨山修建美以美会口士吡哩医院,并担任院长。当时医院只有工作人员20多人,设内、外两个科,床位10张。这便是南平市第一医院的前身。
57.90年代南平市第一医院住院部入口
58.90年代南平市第一医院住院部大楼
59.90年代胜利街。
60.90年代的南平市图书馆。
61.90年代滨江路竣工仪式。
62.刚刚通车的滨江路。
63.90年代水南大桥和水东大桥。
64.90年代南平双塔闽江大桥,当时它是全省最大的铁路桥。
65.90年代九峰公园冷风亭。
66.90年代南平造纸厂,当时它是全国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,1998年水灾之后造纸厂遭受巨大损失,不久就倒闭了。
67.1998年6月22日,闽北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,南平也不幸被波及。
水东桥
马站
明翠阁、水桥头
市中心
市中心
九峰桥
水南桥
69.1998年,从高处看八一路转盘社、物质局、粮食局旧办公房。
70.1998年南平八一路转盘。
71.九十年代原四贤街木板房。
二、南平老物件老品牌
72.南平东海机械厂生产的武夷牌电风扇。
73.南平市调味品公司生产的调味品。
74.1959年南平专区高/初级中等学校联合招生准考证
75.1959年福建省南平市结婚证。
76.1959年南平市结婚证。
77.1960年福建省(南平)地区粮票
78.南平九峰山门票。
79.福建省南平造纸厂宣传页。
80.50年代福州/厦门/漳州/南平火柴厂生产的友好牌火柴。
81.南平洋後木制工艺厂生产的家具。
后记:
如您所见,本文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,因此查找和鉴别资料非常耗费时间,也非常耗费精力。
文章写了6个多小时,只为了尽力为您重现南平的当年风貌。
为提升观感且方便您进行指正,文中的照片都分门别类地编上了序号。
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的确很用心,希望您能点赞支持一下,给作者一些鼓励,非常感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