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玛峰简介

那玛峰位于康定县境内,海拔5588米,是贡嘎卫峰之一,是典型初级技术型雪山,山顶可以清楚看见整个贡嘎西北山脊和主峰。

知道那玛峰是在去年国庆贡嘎环线的时候在贡嘎寺,因为那次那玛峰大本营事故(默哀)当时围座在火塘旁边烤火,听那些攀登者们进故事,觉得他们好厉害,登山那玛峰拍的贡嘎雪山又是那么美,美到久久不能忘怀,暗自决定以后有机会我也要去攀登那玛峰拍最美的贡嘎雪山。

其实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到来,就在今年五一,欧哥说想去那玛峰,问我要不要一起,那肯定果断加入啊!然后就开始看攻略,讨论带什么装备等细节问题,不过最后因为各种原因,跟黯然组织的AA队一起去的。

进山前的我们(从左到右:无名、梅大哥、晓韦、大苹果、我、司机、黯然、国民哥)

说实话对于一个从来不喜欢运动,而且从来不会提前拉练的我来说,第一次爬技术性雪山还是有点担心,因为草科检查站到巴旺海要重装,整个强度还是挺大的,怕自己体力跟不上,拖大家后腿!

万幸自己的这副小身板不负所望,就算只睡了三四个小时也依然成功登顶,一天内走了17个小时,还是坚持全靠自己下撤到子梅村。我自己都没想到我这么能撑!要夸我么?我也觉得自己很棒棒,哈哈哈

登山线路

商业队从成都出发,大多都是6-7天的行程,会选择在BC大本营和C1大本营各适应半天,而冲顶下撤后只到BC大本营。而我们成都出发只用了四天。线路如下:

Day1:成都-草科-巴旺海(重装)-下子梅村

Day2:下子梅村-贡嘎寺-BC大本营-C1大本营

Day3:C1大本营-冲顶-C1大本营-BC大本营-贡嘎寺-下子梅村

Day4:下子梅村-巴旺海(重装)-草科-成都

下子梅村-巴旺海车费接送400

马匹:下子梅村-C1大本营来回1800

住宿:50一晚

吃:有炒菜和面条可选择

Day1:成都(500m)-草科(2960m)-巴旺海(重装)-下子梅村(3280m)

海拔上升2780m,重装10公里徒步3个小时。

成都出发5个小时到草科乡,正好遇到欧哥一行人下撤返程,他们登顶的那天遇到大雾大雪,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天气都不太乐观,最近所有的队伍都没有成功登顶,当时就不禁暗暗担忧。

草科乡到界碑石检查站的山路用时1.5个小时,然后就开始重装3个小时到巴旺海,联系的藏家老板在公路边上等我们。

巴旺海

Day2:下子梅村(3280m)-贡嘎寺(3740m)-BC大本营(4200m)-C1大本营(4780m)

海拔上升1500m,14公里徒步9个小时。

虽然说是轻装,但是也感觉累得够呛,到贡嘎寺去看望了去年让我去房间烤火的大叔,最后和他一起合影留念。

去往贡嘎寺的原始森林

三岔路口(分别通往贡嘎寺、子梅村、贡嘎环线)

大雾中的贡嘎寺

回望远处的贡嘎寺和露了一个顶的雪山

翻过这个小垭口往前走就是新BC

C1营地(海拔4780m)

因为前面两天天气都不好,怀着忐忑的心情入睡,希望明天登顶好天气。

Day3:C1大本营(4780m)-冲顶(5588m)-C1大本营-BC大本营-贡嘎寺-下子梅村(3280m)

海拔上升880m,下降2300m,18公里徒步17个小时。

凌晨两点起床,三点出发冲顶,正好遇到两拨商业队的,人数较多,有些人又走得比较慢,然后从C1营地开始就一直排队行走。到冰舌下面开始攀登时,天快大亮了。

冰壁这里是等待时间最久的一段路,有人上不去也下不来,可忙坏了那几个商业领队,最终在冰壁上挂了快2个小时,我们终于能向上攀登了。

左手拉着上升器,右手用力的把冰镐砸入冰壁中,每砸一次的碎冰渣都飞溅到脸上,来不及多想,我知道自己不能停,必须得一鼓作气爬到上面平坦的地方才能休息,因为之前挂在冰壁上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体力,我也怕一停下来就真的想放弃而下撤了。

走两步歇一步,大口喘着气,告诉自己不要着急,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走,其实说不累那是假的,不过在看到贡嘎雪山的时候一切疲惫都消失不见了,剩下的只有惊喜和激动。

远处选择另一条路线登顶的三人行(当然最终还是没能登顶)

冰壁

一会儿就大雾什么都看不见了

特别感谢梅大哥帮助我弄装备,还教我怎么用8字环下降,然后戴个自行车头盔的汐大胆,几分钟就快速下撤了。

睡眠不足加上没吃什么东西,体力消耗过度,下撤到C1大本营的时候已经快像行尸走肉般,一到营地就一头躺倒在帐篷里,心慌无力,又饿又累,我知道自己低血糖又犯了,赶紧强迫自己吃东西补充能量,好在吃完东西一会儿就缓过来了。

今天的目的地是下子梅村,时间紧迫,休息一会儿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撤,我和国民哥紧赶慢赶最终用时4.5个小时从C1大本营下撤到下子梅村,能走在第一梯队也是很棒棒的!

巴旺海

捡了很多羊肚菌,拿去草科饭店做了个汤

Day4:下子梅村(3280m)-巴旺海(重装)-草科(2960m)-成都(500m)

重装10公里徒步3个小时到烂碉楼,司机早早的就等着我们了,装好行李驱车到草科吃完饭就回成都,结束四天的那玛峰之行。

出山之后大家都晒伤了

那玛峰最佳攀登季节

该区属温带高原气候,气候变化较大,每年6-10月为雨季,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。

风险-虽说那玛峰是最简单的初级技术型雪山,但有一段冰壁还是挺陡的,还是要注意安全。

高反:别大幅度运动,多喝热水,带好止痛药,尽量多休息。

关于雪盲:冲顶必带墨镜或者雪镜!有队友就是嫌麻烦所以冲顶的时候没带着,然后下撤到子梅村时,眼睛疼得睁不开。

装备-关于必带装备:大包50L(子梅村-C1营地有马帮驼包)、轻装包20L、睡袋(鹅绒1000g就差不多了)、高帮徒步鞋、羽绒服、羽绒裤(营地穿)、保温杯、登山杖、墨镜或者雪镜、防水保暖手套

技术装备:冰爪、冰镐、安全带、主锁、快挂、牛尾、上升器、下降器、安全头盔

如果是跟商业队的话不用超心技术装备,因为他们会提供。如果是半自助的话是需要自己准备的。

交通:成都到草科检查站(徒步起点)可以选择包车来回,司机会在出口等着

软萌妹纸一枚

骑行、徒步、登山、潜水、背包游等

户外重度爱好者~